在虚拟经济之路上渐行渐远的欧美各国不得不急刹脚步反思自己的经济增长模式,从而拉开了“再工业化”的大幕。过去一年中,不仅美国提出了“回归制造业”的战略方针,欧盟和日本等也纷纷出台重振制造业的强力政策。与此同时,越南、印度等亚洲发展中地区也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脚步。中国制造红外线测温仪业未来将不得不承受发达地区“再工业化”和新兴市场地区加速追赶的双重力量倾轧。
美国*奥巴马上任后,提出了“再工业化”和“重回制造业时代”等口号,而欧洲地区在债务危机的打击下,也对制造业倍加重视。其实,这对**制造业是一件好事,有利于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并促进**制造业的协调发展。欧美发达经济体对制造业的重视,并不会削弱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日中航班乘客数量骤减,两国间至少一条航线因为乘客不足而被取消。9月19日,日本贸易会称中国“放慢”对从日本进口商品的通关。而在9月27日,与北京同样存在**争端的菲律宾的一名高级贸易官员宣布,正与15家有意把制造业搬离中国的日本企业谈判。本周,有消息称,丰田汽车公司的关键轮胎供应商将缩减其在中国的扩张,声称从马来西亚供应中国市场同样便利。
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地区“再工业化”战略已经引起国际资本从中国的回撤。自今年3月以来,先后有美国消费品巨擘佳顿公司、建筑机械公司卡特彼勒、体育用品制造商阿迪达斯、福特汽车公司和星巴克集团等将其全部或部分产品制造从中国转回到美国。按照波士顿咨询集团的较新推测,未来5年将有15%的美国企业从中国“回流”到美国本土。
但当前中国的制造业确实也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在当前中国,几千万、几个亿投入到制造业中,远不如投入到房地产领域获益丰厚。中国当前至少百分之五六十以上的大富豪的**桶金基本上都是从制造业获得的。但是让人意外的是,他们基本上开始转型,不再愿意投资在制造业领域。
日本投资离开中国的另一个因素是工资和生产成本的上升。除日企外,也有其他地区的企业开始把生产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和菲律宾均因此受益。拿菲律宾来说,今年日本*二大造船企业常石集团在菲开设了一座船坞;日本对菲的投资去年增加逾30%。现在,日本在亚洲的投资将近一半流向东盟地区。
本文摘自于/shownews/?2-379.html